汇编源程序的调用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编写源程序
使用文本编辑器(如EDIT、记事本等)编写扩展名为`.asm`的汇编源程序文件。
汇编源程序
使用汇编器(如MASM、TASM等)对源程序进行汇编,生成目标文件(`.obj`)和列表文件(`.lst`)等。
连接目标文件
使用链接器(如LINK)将目标文件与库文件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exe`)。
调试程序
使用调试器(如DEBUG、OllyDbg、GDB等)对可执行文件进行调试,修改程序直至正确运行。
调试器使用示例(以DEBUG为例)
进入DEBUG状态
在DOS提示符下输入`C > DEBUG`并按回车,进入DEBUG状态。
加载程序
使用`U`命令查看调入的程序。
使用`R`命令查看并记录当前寄存器内容。
使用`D`命令查看并记录内存中数据存放格式。
执行程序
在DEBUG状态下,可以使用`G`命令加载程序到内存中并执行。
使用`P`命令查看寄存器内容。
使用`S`命令单步执行程序。
使用`F`命令设置断点。
退出DEBUG
使用`Q`命令退出DEBUG状态。
调试器功能
单步调试:逐条执行汇编指令,观察每一步的运行结果。
观察寄存器和内存:查看寄存器和内存的数值变化,帮助找出程序中的逻辑或内存访问错误。
设置断点:在关键代码位置设置断点,观察程序执行到断点处时的状态。
日志功能:记录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便于分析程序运行过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汇编源程序的编写、汇编、连接和调试。建议在实际编程中,结合使用文本编辑器、汇编器、链接器和调试器,以便更高效地完成程序的开发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