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台编程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手工编写
适用于形状简单的零件。
需要人工完成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书写程序清单直到程序的输入和检验。
自动编写
使用计算机辅助生成程序,适用于复杂的零件。
通过计算机或程编机完成零件程序的编制过程,对于复杂的零件非常方便。
CAD/CAM
利用CAD/CAM软件实现造型及图象自动编程。
典型的软件有Master CAM,可以完成铣削、车削、线切割的编程。
此类软件功能单一,但简单易学,价格较低,适合中小企业。
编程步骤概述
无论采用哪种编程方法,基本的编程步骤如下:
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
确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计划,确认与生产组织有关的问题。
包括选择机床、装夹具、刀具、加工路线、切削参数等。
数值计算
根据零件图样几何尺寸,计算零件轮廓数据或刀具中心运行轨迹数据。
编写加工程序
使用选定的编程语言(如G代码、M代码)编写加工程序。
考虑工件的几何形状、加工顺序、切削工具的选择和路径规划等因素。
程序验证
通过模拟和实际加工进行程序的调试和优化。
检查刀具路径、工件尺寸和加工时间等是否符合要求。
上传程序
将验证通过的程序上传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中。
调试机床
检查机床的各个部件和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调整相关参数,确保机床能够正常运行。
常用GM代码示例
G00:快速定位
G49:刀具长度补正取消
G90:绝对值指令
G01:直线插补
G52:局部坐标系设定
G91:增量值指令
G02:顺时针圆弧插补
G53:机床坐标系选择
G98:固定循环起始点返回
G03:逆时针圆弧插补
G54:工件坐标系选择1
G99:固定循环R点返回
G04:暂停(时间)
G55:工件坐标系选择2
M00:程序停止
M01:选择性停止
M02:程序结束
M30:程序结束并返回
建议
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加工要求选择手工编程、自动编程或CAD/CAM。
熟悉编程语言和工具:掌握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如G代码、M代码及CAD/CAM软件。
注重程序验证和调试:在编写程序后,务必进行充分的验证和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持续学习和实践:数控编程技术不断更新,持续学习和实践是提高编程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