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民诉再审程序怎么判断

判断民诉再审程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和程序。以下是判断民诉再审程序的几个关键步骤和要点:

申请再审的主体和条件

申请再审的主体包括原审案件的当事人,即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申请再审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例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原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原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情形。

申请再审的时间限制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再审申请的审查

人民法院收到再审申请书后,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

再审程序的启动

人民法院在审查再审申请后,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再审程序的执行

再审案件启动再审程序后,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再审案件的审理

再审程序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不是案件审理的必经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的性质

审判监督程序是纠正生效裁判错误的法定程序,不是案件审理的必经程序。它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人民法院认为确有错误,对案件再行审理的程序。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可以判断民诉再审程序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从而确保再审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