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程序的制作涉及多个步骤,具体流程如下:
设备进厂后的设备明细登记
记录设备的使用地点、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使用日期、用途、使用单位、责任单位等信息。
设备精细到责任人,设计到质量检验的设备要有检验合格证和检验周期的登记。
如有检验周期达到报警提示。
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点巡检记录
规范点巡检做到日巡检点,巡检记录不能修改和补填。
疑问是点巡检记录做到程序里后还需不需要纸质记录。
根据点巡检记录时间规定,可以增加报警提示功能。
设备维修交接班故障记录
记录故障日期、设备名称、班别、班次、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情况、设备故障时间等信息。
设备故障时间涉及到规范性不能随意填写。
包括特殊情况如待处理、待观察、制定日期处理故障的跟踪情况和备注功能。
设备操作程序(SOP)
包括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数(如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的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包括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设备程序面设置
设置坐标原点、PCB板尺寸、应用模式、停板点偏移(在线机)等参数。
设备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运行在操作系统提供的环境中,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来访问硬件资源和实现各种功能。
设备驱动程序实现设备驱动程序的逻辑,应用程序通过调用设备驱动程序接口来实现设备的各种功能。
设备安装与卸载
支持删除安装的所有特定于设备的应用程序,并检查系统上是否存在任何关联的设备。
遵循在64位系统上安装设备的准则,列出使用Microsoft Windows Installer(MSI)安装的所有应用程序,并进行卸载。
建议将特定于设备的应用程序创建为通用Windows平台(UWP)应用,并与驱动程序包相关联。
这些步骤涵盖了从设备进厂到日常操作、维护、故障记录以及程序安装与卸载的整个过程。具体的程序制作可能需要根据实际设备和使用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