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后对程序的验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前期准备工作
将工件找正后装夹于工作台上,并记录工件中心(圆心或设定的零点)坐标。
利用软件进行绘图并进行互检,技质员专检。
将找到的中心坐标输入编程软件,生成加工程序,并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传送到NC。
在数控系统中验证程序
选择零件,进行程序验证。
选取需要加工部分中的四个对角点或任意便于测量的多个坐标,控制程序依次在工件上找到此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在工件上测量这些点与点的几何位置,相互位置是否与图纸工艺相符,对角线的距离与工艺图纸上的尺寸进行比较,同时检测对角线是否通过中心点。
加工仿真
进行参数设置,包括机床最大速度、加速度、刀具半径等。
将程序导入数控系统中,并在系统中进行仿真加工,确认程序是否存在问题。
示教
将程序导入数控系统中,并通过手动操作机床进行示教,确认程序是否存在问题。
在示教过程中,注意各个轴的位置、速度、方向、切削深度等参数的调整,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空运行
空运行用于调试程序,查看程序的模拟图形,从而验证程序是否正确。
新程序第一次加工时可以使用机械锁定和空运行,以避免刀具与机床本体发生碰撞。
图形模拟
利用数控系统自带的模拟功能或第三方软件(如CIMCOEDIT)模拟加工路径,检查走刀路线是否有碰撞或错误。
实际加工
通过首件试切检查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计算机仿真技术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校验数控程序,根据实践提出优化方案。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全面校验数控程序的内容,确保其正确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实际加工中的问题。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校验,以获得最佳的校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