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的考核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主观资料是通过与患者及相关人员的交谈获得的,如头晕、麻木、乏力等;客观资料是通过观察、体检、仪器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获得的,如黄疸、发绀、呼吸困难等。
评估方法:护士需要系统地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评估应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进行,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诊断
诊断内容:基于评估结果,护士需要确定患者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应包括问题、相关因素、症状和体征等。
注意事项:护理诊断应正确、全面,并与医疗诊断相区别。合作性问题需要护士与医生共同合作解决。
计划
计划内容:针对护理诊断,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和计划。计划应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实施时间和顺序等。
计划目的:使患者得到个性化的护理,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促进医护人员的交流,并便于评价。
实施
实施内容:将护理计划中的各项措施付诸行动。实施通常在护理计划之后进行,但对于急诊或危重患者,应先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再书写完整的计划。
实施要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正确实施治疗和给药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安全措施等。
评价
评价内容:将患者的健康状况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评价方法:评价可以是及时性评价(在实施护理措施的同时进行)或回顾性评价(在患者出院时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总体评价)。
考核方法
师资培训
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带教老师的能力进行评估,并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护理查体、护理诊断、健康教育的应用辅导,培训后进行考核。
操作考核
定期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内容应涵盖护理程序的各个步骤,确保护士能够正确实施护理措施。
病案书写考核
考核护士书写的护理病案,包括入院护理评估单、护理计划单和护理记录单等,确保其内容准确、完整。
综合评价
通过患者反馈、同事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对护士在护理程序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其工作方法符合护理程序的标准。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全面考核护士在护理程序中的表现,确保其能够正确、系统地实施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