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作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订单处理作业
接收客户订单,查询库存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力、配送负荷等,并答复客户。
处理无法按时交货的订单,协调相关部门。
统计订货数量,进行调货、分配出货程序及数量。
处理退货资料,制定报表计算方式,管理历史资料,设定客户订购最小批量、订货方式或订购结帐截止日。
采购作业
根据交易订单接受后,由供货厂商或制造厂商订购商品。
统计商品数量,查询供货厂商的交易条件,提出采购单。
发出采购单后,进行入库进货的跟踪运作。
进货入库作业
依据采购单预定入库日期,安排入库作业排程、入库站台排程。
商品入库当日,进行入库资料查核、入库品检,确保货品与采购单内容一致。
对品项或数量不符的情况进行修正或处理,并登录建档。
指定卸货及栈板堆叠,处理退货商品的入库。
物料收发
判定合格的物料,由货仓开出《物料入库单》,并注明供应商《送货单》编号,后入库并规范存放。
物料存放时,货仓需在物料卡上登记。
物料仓储完毕后,当天货仓把供货商的《送货单》连同《物料入库单》一同录入计算机内。
仓管员在完成计算机输入后,整理好供货商的《送货单》和对应的《物料入库单》,交财务部进行成本核算和作付款依据。
领料作业
领料部门需提前2小时提交《领料单》给货仓备料,严禁无单发料。
根据物料部门的BOM清单逐步完善配料制度。
货仓依单发料,核实是否经相关责任人批核,相关栏目填写是否正确,并在《物料卡》上登记发出数量。
领料部门补领物料时需有相应数量的退回的不良或报废物料,同时需开具《领料单》;若其它原因导致补料,需部门最高责任人签字确认。
库存管理
定期清点库存,维护帐面数量与实际数量一致。
对仓库环境进行维护,确保货物安全。
根据客户要求和仓库设备要求,灵活变更作业流程。
出库作业
根据出库需求,进行货物捆扎、出库搬运、出库装载等操作。
装载到运输工具或集装箱中,准备发货。
盘点与记录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将入库、出库、库存等信息录入系统,进行库存记录。
这些步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仓库作业程序,确保了仓库物流作业的高效和准确。根据具体企业的实际需求,可以对上述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