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协议,通常指的是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或“三方协议”。这份协议是由 学校、 用人单位和 毕业生三方共同签订的,旨在明确三方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三方协议对签约的三方均具有约束力,并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随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会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三方协议签订流程一般包括:
1. 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2. 填写就业协议书,并交由学校审核。
3. 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
4.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以下区别:
主体不同:三方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
依据不同:三方协议依据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而劳动合同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内容存在差异:三方协议主要约定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合同则详细规定了双方在工作中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
签订时效不同: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而劳动合同则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后生效。
建议:在签订三方协议时,毕业生应仔细阅读协议内容,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咨询学校和用人单位。同时,三方协议的签订流程应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