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可以享受到的创业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税收优惠政策
持人社部门核发《就业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创办个体工商户的,可按规定在3年内以每户每年12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对高校毕业生创办小微企业的,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费政策;创办个体工商户的,对其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
在创业地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2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合伙创业的,可根据合伙创业人数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总额的10%。
对10万元及以下贷款、获得设区的市级以上荣誉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免除反担保要求;对高校毕业生设立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300万元,财政按规定给予贴息。
资金扶持政策
一次性创业资助: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需取得营业执照并担任法人,资助金额人民币1万元。
租金补贴:符合一次性创业资助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每年5000元,累计不超过3年。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招用人员并连续缴纳3个月以上社保,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创业企业,补贴金额根据招用人数不同,总额不超过3万元。
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为灵活就业的大学生提供社保费用补贴。
学费和助学贷款减免: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提供学费减免和助学贷款减免。
困难毕业生补贴:针对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提供专项补贴支持。
创业贷款贴息:为申请创业贷款的大学生提供利息补贴,降低融资成本。
场地支持:为创业者提供优惠或免租的创业场地。
就业见习补贴:为聘用见习生的企业提供见习补贴,降低用工成本。
其他支持政策
工商登记政策:简化注册登记手续,创办企业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登记部门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创业服务政策: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商务代办、投融资服务等。
资金支持补贴:如大众创业扶持项目补助、开业补贴等。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场地支持等多种方式,减轻大学生创业的经济压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并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中来。建议大学生创业者详细了解所在地区的具体政策,积极申请相关优惠措施,以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助力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