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之所以显得脆弱,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市盈率与市净率问题:
创业板的市盈率通常较高,而市净率也不低。如果要求创业板的市盈率和银行保险等大盘股保持一致,实行“一刀切”的估值方法,创业板的估值可能会受到压制,导致其长期弱于主板市场。
注册制改革:
创业板注册制的全面推行意味着更多业绩参差不齐的公司可以上市,这可能导致市场鱼龙混杂,绩差股被边缘化,而优秀公司的表现也不一定能够立刻反映在其股价上。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创业板的投资风险。
市场信心与资金流向:
创业板的疲软与市场信心不足有关,或者资金不敢大胆全盘拉升小盘股。市场资金往往更倾向于流入大盘股,导致创业板资金流出,表现相对弱势。
年报披露期:
创业板公司临近年报披露期时,业绩未达预期的公司可能面临股价下跌的风险,这使得创业板在年报披露期间表现较弱。
国际市场影响:
创业板的表现也受到国际市场,特别是纳斯达克指数的影响。当国际市场表现不佳时,创业板也会受到抑制。
板块轮动:
市场有大小赛道之分,当大盘股上涨时,小盘股往往下跌。创业板作为小盘股的代表,其表现自然会受到大盘股强势的影响。
技术失败风险:
创业板企业多为中小型、创业性、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通常面临公司治理不完善、高科技转化为产品或劳务的不确定性等风险,这些风险都可能导致创业板公司股价波动较大。
历史表现与情绪因素:
创业板在经历大幅上涨后,往往会出现较大的调整,这是正常的范畴。市场情绪的变化也会影响创业板的表现。
综上所述,创业板的脆弱性主要源于其较高的估值、注册制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市场信心不足、年报披露期的业绩风险、国际市场波动、板块轮动以及科技型企业本身的风险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投资者在参与创业板投资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做好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