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业务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6年。以下是信创业务的主要发展历程:
预研起步阶段(1986年 - 2006年)
1986年,“863”计划启动,标志着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起步。
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中“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被列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标志着信创正式起步。
初步试点与局部改造阶段(2007年 - 2014年)
2013年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工信部牵头启动“党政电子公文系统”安全可靠升级试点,15家单位参与第一期试点工作,2014年完成部分试点并验收。
2013年6月棱镜门事件加速去“IOE”工作,相关行业基于云计算进行创新升级改造。
大规模试点与正式提出阶段(2015年 - 2019年)
2017年核高基重大专项第二批工程启动会召开,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三部委联合启动党政信创工程第二期试点,100余家单位开展试点,2019年底完成。
2018年我国提出信创行业“2 + 8”发展体系,其中“2”代表党政两大系统,“8”涉及八大关键行业。
全面落地与试点扩展阶段(2020年 - 2021年)
2020年7月党政机关系统三级试点启动,涵盖地级市,2021年底党政公文系统三级试点基本完成。
2020年8月,信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市场空间巨大,政府支持力度大。
综上所述,信创业务从2006年开始起步,经历了预研起步、初步试点与局部改造、大规模试点与正式提出、全面落地与试点扩展等阶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