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指,全称 创业板指数,是中国证监会于2009年6月1日推出的第二个股票指数,用于衡量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它涵盖了在创业板上市的成分股中市值较小的股票,这些股票通常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创业板指数的样本股覆盖了中小盘股票市场的90%以上,被广泛认为是反映中国公司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数。该指数由中国证监会旗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维护,是中国股市中较为重要的指数之一。
创业板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以起始日为一个基准点,按照创业板所有股票的流通市值,一个一个计算当天的股价,再加权平均,与开板之日的“基准点”比较。这种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走势,为投资者提供有关市场走势的信息,有助于他们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创业板市场的交易规则与主板市场有所不同,例如实行T+1交易,按照市场实时价格进行成交,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每一交易单位为100股及其整数倍,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等。这些规则使得创业板市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风险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