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创业和就业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旨在降低创业门槛、提供资金支持、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成功率,并带动就业增长。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资金支持政策
初创补贴:为初创企业提供一次性补贴,缓解资金压力。例如,深圳对创业公司或个体户的法人给予一次性1万元的初创补贴。
租金补贴:针对创业企业在场地租赁方面的支出,政府提供租金补贴,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深圳每月补贴500至1560元,连续补贴36个月。
无息贷款:政府或金融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税收优惠政策
减免税费:对新创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包括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以及降低税率、提高起征点等措施。
税收返还:根据企业的纳税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返还,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
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优惠
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创业者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由财政给予50%贴息。
企业吸纳社会保险补贴: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招用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给予最长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
初次创业社会保险补贴: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去产能企业失业人员,初次创业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
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政策
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评价补贴。
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可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其他支持措施
创业场地租金补贴:政府提供创业场地租金补贴,降低创业企业的运营成本。
一次性创业补贴:对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2个月以上的创业者,根据创造就业岗位多少发放不同标准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一次性求职补贴:支持困难毕业生积极求职创业的一项补贴政策。
这些政策涵盖了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提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个方面,旨在全方位支持创业和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