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创业融资的骗局是什么

创业融资的骗局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

巧立名目收取各种前期费用

骗子在签订融资合同后,以各种名目(如活动费、立项费、考察费、评估费、律师费等)索取费用,但承诺的融资款却始终未到账。

虚构投资机构背景与实力

骗子公司声称有政府背景、外资背景或与知名企业有合作关系,以此来获取创业者的信任,但实际上公司并没有实力,只是想利用创业者的资源。

利用对赌协议设陷阱

不正规的投资机构会在对赌协议中设置苛刻的条件,让创业者承担过高的风险,如要求创业者在一定期限内达到极高的业绩目标,否则将失去公司的控制权或承担巨额赔偿。

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

差旅费骗局:骗子打着考察的幌子,让创业者为其出行买单,如支付往返机票、五星级酒店住宿及餐饮费用。

会费陷阱:骗子以提供高端投资人资源、专属融资服务为由,向创业者收取高额会费。

商业计划书与评估报告费:骗子将撰写商业计划书和评估报告的费用哄抬至离谱程度,实际上这些报告并无实际用途。

保证金诈骗:骗子要求创业者缴纳保证金来“保证项目顺利融资”,但实际上项目还未开始融资,根本不存在需要保证的事项。

虚假投资与中介机构骗局

骗子冒充投资机构,承诺高额投资,但需要收取前置费用,收到钱款后消失无踪,或提供不匹配的课程和无意义的项目路演会。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投资中介的旗号,收取高额中介费后并未真正为企业找到合适的投资人。

虚假合同与网络钓鱼

骗子利用合同漏洞或伪造合同进行诈骗。

通过发送虚假邮件、微信、打电话等方式诱导创始人,诈骗手段名目繁多。

初审洗脑与骗取考察费

骗子在初审过程中极尽夸赞之能事,让创业者放松警惕,为后续的诈骗打下心理基础。

初审通过后,骗子以派专家去考察核实为由,要求创业者支付高额的旅差费,实际上这些人可能并非真正的专家,只是走走过场。

签订意向书后继续诈骗

骗子在签订意向书时,以各种理由要求创业者补充资料,如制作符合国际惯例的中英文版商业计划书等,费用高达数万元,而这些资料其实并无实际用途。

以资产评估等理由继续收费

骗子在骗取商业计划书的费用后,还会以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办理抵押贷款等为由,继续向创业者收取高额费用。

设计保险骗局

骗子在骗取了大量钱财后,还会设计保险陷阱,要求创业者为融资项目购买保险,保险费按“融资”金额的2.5%-3%收取。

建议

保持警惕:在融资过程中,创业者应保持警惕,对于任何在未提供资金之前就要求支付各种前期费用的情况,都要坚决拒绝并考虑终止合作。

仔细调查:对于投资机构的背景信息,应通过查询工商信息、企业官网、新闻报道等渠道进行详细调查,确保其真实性。

谨慎对待对赌协议:在签订对赌协议时,要仔细审查协议条款,确保条件合理且可承受,避免陷入巨大的风险。

避免泄露信息:在融资平台上登录项目时,要注意保护项目信息,避免为骗子提供可乘之机。

通过以上措施,创业者可以有效识别和防范融资骗局,保护自己的项目和个人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