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案流程如下:
起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诉状应包含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等。
立案审查
法院在收到诉状后,会进行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
起诉受理
法院在收到诉讼费后,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排期开庭
法院在立案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并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法院在开庭前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按照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庭审过程可能会简化,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可能较短。
达成调解协议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会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判决与执行
法院在审理结束后,会出具判决结果。
判决生效后,如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申请法院执行。
建议
准备齐全材料:确保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完整、准确。
注意诉讼费:按照规定提交诉讼费,符合规定可减半收取。
了解程序要求:熟悉小额诉讼程序的特定要求,如庭审过程简化、举证期限较短等,以便更好地配合法院审理。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顺利完成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