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出错程序(也称为防错程序)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旨在通过设计、实施和监控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错误的发生。以下是一个预防出错程序的示例:
1. 目的
目的:通过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现有的和潜在的不合格,减少和防止出错,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制定、执行和评价纠正预防措施。
3. 职责
分管总经理(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内部反馈信息的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会议与监督措施成效。
各公司、部门:负责查找内部发生或可能发生问题的原因,并保证纠正和预防措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监督与评价。
4. 程序内容
4.1 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键要求
防错装置:使操作者从错误中解脱出来,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防错设施建立、维护和异常应急;新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防错;现有生产过程的防错管理;纠正/预防措施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4.2 防错管理流程
新产品设计开发阶段:考虑防错要求和方法,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
现有制造过程:进行防错控制,策划和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日常管理和点检:车间主管负责本区域防错装置的日常管理,各班组长负责本区域防错装置日常点检。
4.3 纠正和预防措施
原因分析:对已发生或潜在性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预防措施:采取措施防止已经发生的不合格品再次发生和潜在不合格发生。
5. 实施和监控
实施: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防错装置的设计、验证、制作和管理。
监控:车间主管和班组长负责日常检查,发现防错失效的情况,填写《防错功能失效 -整改计划》,并进行原因分析和整改。
6.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不断改进防错程序,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7. 记录和文档
记录:所有防错装置的使用、维护和失效情况应详细记录,以便于追溯和审计。
文档:防错管理程序和相关记录应妥善保存,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预防出错,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减少返工和投诉,最终实现零缺陷生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