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色谱柱的程序升温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确定分析物的性质和热稳定性
根据分析物的沸点范围、化学性质以及热稳定性来确定适宜的操作温度范围。
找到色谱仪的温度控制面板或软件界面
打开色谱仪的温度控制面板或进入软件界面,进行后续的温度设置。
设置初始温度
初始温度通常设定为室温,或者比样品溶剂的沸点低10-20℃。
对于不分流进样,初始柱温通常设定为比溶剂沸点低10到20度,并保持1分钟。
设置温度程序
升温速率:一般设置为10℃/min。
最终温度:设置为色谱柱的最高使用温度以下20℃左右,并保持30分钟。
平衡时间:在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下各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温度稳定和色谱峰的分离。
安装色谱柱并确保连接良好
将色谱柱安装在色谱仪中,并确保连接良好。
打开色谱仪的加热功能,开始升温
监测温度变化,直到达到初始温度。
等待一段时间以稳定温度,并确保温度在所需范围内。
开始样品进样和分析
在温度稳定后,进行样品进样和分析。
根据色谱图对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观察所有进样的化合物是否能够以不错的分离度全部跑出色谱柱。
如果所有峰出峰时间的“窗口”小于程序升温时间1/4,可以考虑采用恒温方法。
如果所有峰出峰时间的“窗口”大于程序升温时间1/4,或者恒温分析无法获得满意的分离度,则需要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
建议
初次设定:初次设定程序升温时,可以先使用常规范式进行初步分析,然后根据实际分离情况逐步调整柱温箱温度程序。
稳定性监测:在升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色谱柱的温度变化,确保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优化调整:根据色谱图和分析结果,不断优化升温程序,包括升温速率、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和分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