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召回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收集信息
业务部门负责收集客户反馈信息,处理组织内部通报的安排。
品管部负责客户投诉信息的分析、改进等处理。
待召回产品的识别和评价
产品召回小组必须监视与产品召回有关的信息。
出现召回情形时,品管部负责人必须立即召开小组会议进行召回评审,必要时要求最高管理者和各部门的其他主管参加。
召回评审内容包括召回原因、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以往的产品安全记录、危害程度、待召回产品的范围、是否启动紧急召回等。
只要可能,对待召回产品的批次,甚至相邻批次的产品留样进行复查,以证实是否不安全及其不安全的原因。
制定召回计划
一旦启动召回,必须制定《产品回收通知单》,明确召回的方法、途径和召回产品的处理等。
召回计划应包括召回的等级、范围、时间表、责任人等详细信息。
实施召回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完成召回计划的要求。
召回产品溯源,以识别召回活动的相关方,包括客户、合作单位、公司内部单位、供应商、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组织等。
营销部负责召回产品在市场上的处理、协调及召回实施工作。
品管部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对召回产品进行评估、分析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产品召回计划。
召回效果评价
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召回计划及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价。
召回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召回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并形成报告。
沟通和协调
业务部门负责沟通和回复客户。
与供应商沟通,确保供应商了解召回计划并协助实施。
行政部负责召回产品的对外上报、协调工作。
文件和记录管理
确保所有召回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得到妥善保存,包括召回通知、评审记录、处理过程记录等。
持续改进
根据召回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产品召回程序,提高召回效率和效果。
目的
规范产品召回处理流程,确保顾客满意。
在发现产品存在缺陷或危险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对使用者造成的危害。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任何已发出的不适合产品的信息传递和召回过程。
权责
业务部:收集、处理客户反馈信息,安排内部通报。
品管部:分析客户投诉信息,改进处理。
产品召回小组:组织及实施产品召回。
总经理:批准产品召回通知。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召回工作。
待召回产品的识别和评价
监视与产品召回有关的信息。
召开召回评审会议,确定召回原因、范围、紧急程度等。
必要时进行产品留样复查。
召回程序
制定召回计划,明确召回方法、途径和处理措施。
实施召回,涉及的相关方包括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等。
召回效果评价
评价召回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沟通和协调
与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等进行有效沟通。
文件和记录管理
保存召回相关文件和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持续改进
根据召回经验,完善产品召回程序。
请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上述框架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召回程序的完整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