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机床型号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加工方法、刀具类型、工艺要求、结构特性、自动化程度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选型步骤和建议:
明确加工需求
确定需要加工的零件类型、尺寸、精度要求以及材料等。
评估加工过程中需要的特殊功能,如高速切削、高精度加工、自动换刀等。
机床分类
根据加工方法和刀具类型,机床可以分为车床、铣床、钻床、镗床、磨床等。
根据结构特性,可以分为数控机床和传统机床。
根据自动化程度,可以分为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机床。
型号编制
了解机床型号的编制规则,通常包括类代号、特性代号、组代号、系代号、主参数折算值及重大改进顺序号等。
例如,CA6140型卧式车床,其中“C”表示车床类,“A”表示结构特性。
参数匹配
核对机床的主要参数,如加工直径、加工长度、主电机功率、数控系统配置等,确保所选型号能够满足加工需求并留有余量。
例如,如果加工零件长度为600毫米,加工直径为300毫米,可以选择K6140型车床,因为这种规格的车床回转直径为400毫米,加工长度一般为750毫米左右,主电机功率4千瓦左右。
供应商咨询
提供所需加工的零件图纸,让供应商做一个工艺方案或节拍,了解加工效率。
直接让供应商提供机床的说明书(型录),自己根据加工要求选型。
考虑生产效率
评估产品的年生产纲领,选择适合生产规模的机床类型和配置。
例如,大批量生产时,可以选择自动装卡工件和刀具,高速大功率主轴等。
技术经济指标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时,采用技术经济指标来估算机床总台数,再根据这个总台数,参考经验资料来确定各类机床的选用量。
预算和成本
根据预算和成本考虑,选择性价比合适的机床型号和配置。
考虑机床的维护成本、操作培训成本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选择适合自己加工需求的机床型号,确保选购到高效、经济、适用的机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