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需要走的程序主要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协议离婚
准备材料
双方的身份证明文件(身份证、户口本等)。
离婚协议书(需明确说明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申请离婚登记
双方亲自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申请离婚登记。
经过离婚冷静期后,若双方仍同意离婚,则办理离婚手续。
领取离婚证
民政局工作人员经查证情况属实后,收回结婚证,发给离婚证。
诉讼离婚
准备材料
起诉状(明确表明离婚意愿、双方基本信息、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相关诉求)。
身份证明(身份证、结婚证等)。
证据材料(如分居证明、家暴证据、对方过错证据等,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提起诉讼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并按照法院要求缴纳诉讼费用。
法院受理
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受理案件,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等法律文书。
庭前调解
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可能会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争取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开庭审理
如果调解不成,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到庭陈述意见、举证质证、辩论等。
作出判决
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判决准予离婚,会同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作出处理。
注意事项
离婚冷静期:协议离婚需经过三十日的离婚冷静期,冷静期过后的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正式离婚手续。
子女权益:在离婚过程中,必须重视孩子的权益,进行深入的沟通,确保孩子的抚养权和探视权等问题得到明确。
根据以上步骤,父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的方式。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协议离婚是较为快捷的方式;如果存在分歧,可能需要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