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飞行程序怎么做

制作飞行程序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需求分析

明确飞行任务的需求和约束条件,确定程序设计的目标。

高层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程序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

扇区划分

以本场归航台为圆心,25NM(46KM)为半径画出主扇区,位于主扇区的边界之外5NM(9KM)为缓冲区。主扇区和缓冲区的MOC(最小超障高度)相同,平原为300米,山区为600米。扇区编号和范围、控制障碍物、MOC、MSA(最小安全高度)等需要详细规划。

确定OCH(最小超障高度)

假定FAF(最终进近定位点)和IF(中间进近定位点)的位置,定位方式,分别作出最后和中间段的保护区,初算OCH中。OCH中=Max{HOBi+MOC},HOBi为中间段保护区障碍物高度。根据调整的结果,重新计算OCHf(最终进近高度)。

初步设计离场、进场、进近方法及等待点的位置和等待方法

确保进场、离场航迹无冲突,航迹具有侧向间隔或垂直间隔(低进高出)。选择合适的进近方式,优先顺序为:直线进近、推测航迹、沿DME弧进近、反向程序、直角航线。注意进场航线设置与几种进近方式的衔接,机场可以根据进场方向设置几个等待航线,等待位置尽可能与IAF(初始进近定位点)位置一致,但不强求。合理规划导航台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导航台资源。

详细设计

包括仪表离场程序设计、进场与起始进近航段设计、复飞航段设计等。制图应整洁完整,航迹用较深笔迹,保护区用较浅笔迹,按航图规范画出导航台,并标以名称(二字、三字代码),定位点要标出导航方式(径向线、方位线、DME弧距离),对重要定位点要给出方向,“067°”,以非标称梯度爬升时要标明爬升梯度,等待、直角航线、基线转弯程序要给出入航、出航边的磁航向。

检查与调整

检查与进场、进近保护区是否有足够的间隔,如果间隔不够,应调整等待点的位置或调整进近航迹。检查复飞障碍物,如不符合规定,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果调整了转弯点及转弯高度,应重复步骤3至5。

文档编制

将设计结果整理成文档,包括飞行程序的结构、设计步骤、作图规范等,确保文档内容清晰、准确。

以上步骤涵盖了飞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内容,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