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程序可以 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和需求分为多个版本,包括实验室检测流程、化肥厂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车用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以下是这些流程的概述:
实验室尿素检测程序
目的 :规范尿素检测试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化室工作人员、实习人员、进修人员的操作前培训。
测定原理:
采用脲酶-谷氨酸脱氢酶(Urease-GLDH)连续监测法。
标本采集与处理:
详细步骤未提供。
化肥厂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合成过程
二氧化碳经压缩机加压至约20 MPa,温度约125℃,进入尿素合成塔底部。
液氨经高压泵加压并预热至约90℃,配成氨碳比为4左右进入合成塔底部。
甲铵溶液由一段吸收塔来,经甲铵泵加压后送入合成塔底部。
三种物料在合成塔内充分混合并反应生成甲铵和尿素,合成压力19.62~21.58 MPa,温度185~190℃,NH3/CO2比4~4.5,H2O/CO2比0.6~0.7,二氧化碳约有62%转化为尿素。
分离与浓缩
含有尿素、未转化的甲铵、过剩氨和水的混合溶液从合成塔顶出来,通过减压阀减至1.7~1.8 MPa,进入预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
预分离器出来的溶液进入一段分解塔加热分解,气体引入预分离器后,液体进入二段分解塔进一步浓缩。
闪蒸槽在41 KPa Hg真空下气化,除去部分水和溶液的氨等,使尿素不含溶解的氨和二氧化碳并得到浓缩。
浓缩后的尿液送至尿液贮槽存放,并通过尿液泵送入蒸发系统进行进一步蒸发和造粒。
车用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
使用双级反渗透配EDI再配搅拌初级过滤即可灌装。
工业尿素标准程序
原水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树脂软化过滤器—5μm精滤器—双级反渗透系统(制水部分)。
尿素产品质量管理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规定
《尿素装置开停车期间产品质量控制规定》
《产品质量缩二脲控制规定》
《蒸发热煮方案》
《蒸发热煮事故处理预案》
《非优级品管理规定》
《尿素装置不同负荷运行系统操作指导》
《蒸发系统晃电事故预案》
《尿素装置夏季负荷调整过程操作指南》
《尿素装置负荷与喷头转速对应表》
《尿素产品粒度巡检汇报规定》。
这些程序涵盖了从原料选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到产品包装与发货的各个环节,确保最终产品满足行业规范并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可以选择合适的程序进行参考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