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新三板跟创业板什么区别

新三板和创业板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两个重要板块,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定义与功能

新三板:全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交易和融资服务。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是主板市场之外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中小微企业和新兴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

上市条件

创业板:要求连续两年盈利,且累计净利润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500万以上,营业收入5000万以上,最近两年营收增长30%以上。最近一期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发行后股本不低于3000万。

新三板:没有明确的财务要求,但目前来看,券商普遍对公司的财务还是指标有一定要求,比如盈利方面的近几年的营收增长,毛利润;营运方面的存货周转,应收账款;偿债方面的负债率,流动比率等。

市场参与主体

创业板:市场参与主体相对集中,包括高净值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

新三板:市场参与主体相对较为广泛,包括企业、投资者、券商等。

交易方式

创业板:股票交易流通性较好,多数公司的市值均超过10亿人民币。创业板企业通常需要符合监管要求,进行公开发行或发行新股。

新三板:企业主要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股票交易,用户的购买、出售和转让等均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市场流动性较为有限。

监管政策

创业板:市场运作已经逐渐完善,同时具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

新三板: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发展新改革还在继续。

定位与功能

创业板:旨在推动中国的创新创业发展,凸显实体经济新动能。

新三板:为全国各地大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提供一条股权融资之途。

总结:

新三板和创业板在定义、功能、上市条件、市场参与主体、交易方式、监管政策以及定位与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创业板主要服务于具有一定规模、业绩稳定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而新三板则主要面向增长迅速、有前途但无法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两者都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和交易平台,但各自服务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投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