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 是指在高校教育中,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具有针对性、多层次性、创新性、超越性、难测性和滞后性等特点。高校创业教育在发挥其发展功能、指向功能和改造功能的前提下,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大创业教育"与"小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贯穿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开放性与合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技能,通过实践机会和导师指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解决问题和适应能力。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技能的教育模式,不仅注重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面、系统、实践性强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创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