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怎么拓宽审计程序

拓宽审计程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完善审计程序制度

对现有的审计程序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与评估,发现漏洞与不足,并进行系统的修订与完善。

新制度应明确审计项目从立项、实施到报告、归档的全链条操作流程,并细化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与标准,为审计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

加强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每一项审计活动都能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有效避免程序违规和操作失误的发生。

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随着重大错报风险的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只有当审计程序本身与特定风险相关时,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才是有效的。

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向审计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

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提供更多的督导。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

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或范围作出总体修改,例如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更广泛的审计证据,在期末而非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增加拟纳入审计单位的经营地点的数量等。

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了风险评估后,认为通过进一步的审计可以将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不需要解除约定,即开始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内控测试审计程序和实质性审计程序。通过实施上述循环,分别得出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并得到遵循的结论,如果其内控制度执行较好,可以大幅度减少下一步的审计工作量。如果其内控制度执行不好,或者非常不好,以后的审计就要加倍地谨慎和小心。

制定年度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结合组织战略和组织年度工作目标,充分考虑组织重大的风险因素以及高级管理层的需要,并统筹一定的审计资源,对年度审计项目进行规划。

年度审计计划一般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制定,应当报组织适当管理层批准后施行。

创新审计思路和方法

在审计中,要较好地遵循“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维护安全”的总原则,积极探索有效的审计方法,做到坚持“由面到点审”,财务、业务“同步审”,“内、外结合审”,不断提升项目质量,发现深藏的、隐蔽性的问题。

拓展审计领域和业务类型

审计部门应不断拓展审计领域和业务类型,不仅仅局限于规章制度执行的合规性审计,还应捎带看一下效益性或投入产出情况,实现审计全覆盖。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拓宽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