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异物检测程序怎么写

异物检测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目的和依据

明确异物检测的目的,例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等。

依据相关客户要求或行业标准制定检测程序。

适用范围

确定检测程序适用的产品范围,如特定类型的药品、食品等。

设备和工具

列出所需的检测设备,如筛子、目镜、放大镜、澄明度检测仪等。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原料采购与验收

对原料供应商进行筛选和审核,确保其提供符合异物控制要求的原料。

制定原料验收标准,明确规定允许存在的异物种类、数量和规格。

在验收过程中,通过过筛、磁吸等方法检查原料中是否存在异物。

生产加工环节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和维修。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目视检查、旋转和翻转容器等方法检查产品中的可见异物。

检查方法

溶液型非静脉用注射液:取供试品20支(瓶),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必要时将药液转移至洁净透明的专用玻璃容器内。置供试品于遮光板边缘处,在明视距离下,分别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手持供试品颈部轻轻旋转和翻转容器使药液中存在的可见异物悬浮。检查时限为20秒。

注射用无菌粉末:将药粉全部溶解后,按溶液型非静脉用注射液的方法进行检查。

无色注射液:光照度应为1000~1500lx。

透明塑料容器或有色溶液注射剂:光照度应为2000~3000lx。

记录与报告

及时填写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等信息。

如发现异物,记录异物的种类、数量、位置等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复检与验证

如初次检查中发现异物,应进行复检,确保结果准确。

对关键工序或产品进行验证,确保异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异物检测程序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收集和分析异物检测数据,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

```plaintext

异物检测程序

1. 目的

- 确保产品符合异物控制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2. 依据

- 客户要求及行业标准。

3.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公司所有需要异物检测的产品。

4. 设备和工具

- 80目筛子、药勺、目镜、放大镜、澄明度检测仪等。

5. 原料采购与验收

- 筛选和审核供应商,确保原料符合异物控制要求。

- 制定原料验收标准,检查原料中是否存在异物。

6. 生产加工环节

- 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

-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目视检查,旋转和翻转容器检查异物。

7. 检查方法

- 溶液型非静脉用注射液: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检查药液中的可见异物。

- 注射用无菌粉末:溶解后进行检查。

- 无色注射液:光照度应为1000~1500lx。

- 透明塑料容器或有色溶液注射剂:光照度应为2000~3000lx。

8. 记录与报告

- 及时填写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等信息。

- 发现异物时,记录异物的种类、数量、位置等信息,并采取处理措施。

9. 复检与验证

- 初次检查中发现异物时,进行复检。

- 对关键工序或产品进行验证。

10. 持续改进

- 定期评估异物检测程序的有效性,并进行改进。

- 收集和分析异物检测数据,识别潜在风险,采取预防措施。

```

请根据具体产品和客户需求,调整和完善异物检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