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关于工伤怎么走程序

工伤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认劳动关系

如果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可以直接申请工伤认定。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收集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流水、工作群聊天记录、工装工卡、考勤打卡记录等。必要时可以通过报警或叫救护车来获取执法记录和出勤记录作为证据。

工伤认定

申请时限: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诊断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所需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

受理与调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作出认定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劳动能力鉴定

申请条件: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申请方式: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鉴定过程: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一般在60日内有结果,特殊情况可后延30日,即最迟90日内有结果。

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申请条件: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经认定为工伤后,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待遇内容: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伤残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因工死亡补助金及劳动能力鉴定费等。

注意事项

工伤认定是否一定要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没有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确认劳动关系。

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以上是工伤流程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时还需根据当地的具体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申请过程中咨询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专业律师,以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