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虚假招投标程序怎么处理

虚假招投标程序的处理方式如下:

行政处罚

招标代理机构:若招标代理机构有泄露招标信息、勾结招标人或投标人等违法情形,将被处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罚款,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将没收;情节严重的,暂停直至取消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招标人:若招标人虚假招标,可参照上述规定处理,若触犯《刑法》相关罪名,将移送司法机关。

投标人:若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取消投标资格

投标人有伪造、变造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其他许可证件骗取中标等行为的,属于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3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

罚款

招标人若有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泄露标底等行为,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或以他人名义投标的,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赔偿责任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其他处罚

招标人若无正当理由不发出中标通知书、不按照规定确定中标人、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改变中标结果等,将受到责令改正、罚款等处罚。

综上所述,虚假招投标程序的处理涉及行政处罚、取消投标资格、罚款、赔偿责任等多种措施,具体处罚依据和金额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而定。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