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的程序运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开机与回零
打开机床总电源开关,等待机床电气系统自检完成。
开启操作面板电源,启动机床控制系统。
按下“回零”按键,选择各坐标轴(如X、Y、Z轴等),依次按下相应坐标轴的回零启动按钮,使机床坐标轴回到原点,并确保回零指示灯亮起。
工件装夹与对刀
根据工件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将工件牢固装夹在工作台上。
对刀是确定刀具与工件之间相对位置的关键步骤,通过手动操作机床,使刀具靠近工件的加工表面,并进行试切对刀,记录下刀具的坐标值,输入到数控系统的工件坐标系参数中。
选择与安装刀具
根据加工工艺要求,从刀库中选择合适的刀具,并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换刀按钮,将刀具安装到机床主轴上。
程序输入
将编写好的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手工输入和利用DNC(数据传输)功能进行输入。
程序校验
在程序运行前,必须进行程序运行检查,确保程序无误。
执行程序
在程序编辑器中选择执行程序的选项,加工中心将按照程序中的指令开始执行切削操作。在执行过程中,可以观察加工中心的运动和工件的加工情况。
加工监控与调整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加工质量进行监控和调整,如检查工件尺寸、表面质量,以及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温度等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加工完成与评估
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加工质量进行评估,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加工是否合格。
建议
在编写加工程序时,应尽量减少操机的工作量,程序单要写清楚,把加工过程中的问题都考虑进去。
在执行程序前,务必进行充分的程序校验,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加工过程中,要密切监控加工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