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刀具管理宏程序的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影响正常加工程序的运行 :宏程序应在不干扰正常加工流程的前提下实现刀具管理功能。对每次有效加工进行统计:
需要统计每次有效加工中刀具加工的零件数量。
对刀片的使用数量进行统计:
对每把刀片的使用次数进行累计统计。
提醒操作者更换刀片:
当刀具达到使用寿命时,应提醒操作者进行更换。
具体编制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变量
使用公共变量(如500、501、502)来分别记录T1、T2、T3刀片的使用寿命记数器。公共变量能在机床断电后保存数据,满足要求。
编写主程序
在主程序中,依次选择每把刀具进行加工,并更新相应刀片的寿命记数器。
使用条件判断语句(如WHILE)来检查刀具的使用寿命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则执行更换刀片的提示子程序。
编写更换刀片的提示子程序
在子程序中,使用M98指令调用换刀提示程序,并传递相应的提示信息(如提示更换T1刀)。
```plaintext
O××××(主程序名)
T0101S2000M3; 主程序开始,选择T1刀,开主轴,准备加工
500=500+1; T1刀寿命记数器+1
WHILE[500EQ350]DO1; 对T1刀寿命记数器数据进行判断,如条件满足程序将执行T1刀换提示子程序;条件不满足程序顺序执行
M98P1111;(T1刀换刀提示子程序)
END3;
M30; 程序结束
T0202S3000M3; 换为T2刀
501=501+1; T2刀寿命记数器+1
WHILE[501EQ400]DO2; 对T2刀寿命记数器数据进行判断:条件满足程序执行T2刀换刀提示子程序;条件不满足程序顺序执行
M98P2222;(T2刀换刀提示子程序)
END2;
T0303S3000M3; 换为T3刀
502=502+1; T3刀寿命记数器+1
WHILE[502EQ480]DO3; 对T3刀寿命记数器数据进行判断:条件满足程序执行T3刀换刀提示子程序;条件不满足程序顺序执行
M98P3333;(T3刀换刀提示子程序)
END3;
```
建议
避免使用系统变量:
系统变量(如3000)通常用于报警,但在编制宏程序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引起冲突或错误。
合理设置报警条件:在设置报警条件时,应确保条件明确且易于判断,以便操作者能够及时响应。
定期检查和更新:定期检查和更新宏程序,确保其与实际加工需求保持一致,并及时修正可能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