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猪瘟的免疫程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猪场的具体情况、猪群的种类和年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和免疫途径等。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猪瘟免疫程序设计指南:
1. 母猪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免疫: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0天至15天内注射猪瘟疫苗,通常采用4倍量肌注。
经产母猪:在空怀期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通常采用4倍量肌注。每年还需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三年后可不注。
2. 公猪的免疫程序
种用公猪:每年需进行两次猪瘟免疫,分别在3-9月份各进行一次,每次注射细胞苗5-6头份。
3. 仔猪的免疫程序
未发生过猪瘟的猪场:
首免:在仔猪断奶前2-3天进行,注射3-4头份猪瘟细胞苗。
二免:在断奶后4周进行,注射4-5头份细胞苗。
发生过猪瘟的猪场:
超前免疫:在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细胞苗2头份,待1.5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
首免:在仔猪断奶前2-3天进行,注射4头份猪瘟细胞苗。
二免:在二免后一个月进行,每头猪注射4-5头份。
4. 其他注意事项
免疫监测:定期监测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水平调整免疫程序。
环境消毒:加强猪舍和环境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全进全出: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防止交叉感染。
协同防治:加强对其他疫病的协同防治,如伪狂犬病、口蹄疫等。
5. 免疫途径
肌肉注射:适用于灭活苗和弱毒苗,通常在仔猪出生后25-30天进行首免,6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乳前免疫:在仔猪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接种,适用于有猪瘟风险的猪场。
通过以上免疫程序,可以有效地预防猪瘟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猪群的健康。建议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疫情,灵活调整免疫程序,并定期进行免疫效果监测,以确保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