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进近过渡程序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确定进近程序
根据所飞机场的进近程序图,找到进场程序中的IAF(Initial Approach Fix,初始进近定位点)。
确认IAF点之后是否有两种航迹飞向IF点(Intermediate Fix,中间定位点),如果有,通常以A、B等字母区分。
结合电子飞行计划
在完成CDU(控制显示单元)输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离场方式和进场方式,以及盲降跑道。
核对电子飞行计划航路大致走向,确保选择的过渡点与航路一致。
考虑过渡点选择
过渡点一般就是航图中的起始进近定位点IAF,它是飞机由进场转为进近的过渡点。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借用其他进场或离场方式的共同点作为过渡点,以确保飞行程序的一致性。
考虑导航设备
根据仪表进近程序最后航段所使用的导航设备及精密仪表进近程序分为两类:精密进近程序(如ILS、PAR)和非精密进近程序(如NDB、VOR)。
精密进近程序的精度较高,适用于需要较高导航精度的场合。
遵循ATC指令
在选择过渡点时,应考虑ATC(空中交通管制)的指挥习惯和指令,以确保飞行安全。
注意高度表转换
如果使用QNH(修正海压)较多,需要根据机场情况选择是否使用QNE(零点高度)或QFE(场压)进行进近。
QFE进近需要执行额外的高度表转换程序,风险较高,因此应谨慎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选择合适的进近过渡程序,保障飞行安全。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机场的进近程序和导航设备,仔细核对和确认,以确保飞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