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程是一种程序性的法规文书,用于规范组织或社团的内部管理和运作。它通常包括组织的名称、宗旨、任务、组织机构、成员资格、权利义务、经费管理等内容,并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制定,如全体成员讨论和表决。
章程的构成
标题 :一般由组织或社团名称加文种构成,如“XX协会章程”或“XX公司章程”。标题下方应注明通过时间和会议名称。正文
总则:
说明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和作风等。
分则:
成员:规定成员的条件、权利、义务和纪律。
组织:描述全国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以及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等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经费:说明经费的来源、使用和管理。
附则:附带说明制定权、修改权和解释权等。
章程的写作要求
内容完备:
包括社团名称、宗旨、任务、组织机构、会员资格、入会手续、会员权利义务、领导者的产生和任期、会费的缴纳和经费的管理使用等。
结构严谨:
全文由总到分,有合理的顺序,分则部分一般先讲成员,后讲组织;先讲全国组织,次讲地方组织,后讲基层组织;先讲对内,后讲对外。
明确简洁:
章程应强调明确简洁,一条表示一个意思,便于称说、执行和引用。
章程的制定程序
讨论和起草:
章程的草案通常由组织内部相关部门或委员会起草,然后提交给全体成员讨论。
表决:
草案需要经过全体成员或代表大会的表决通过。
审批:
对于涉及需要审批的事项,如公司章程的修改,需要报请相关政府主管机关批准。
公布:
通过后的章程应正式公布,并通知全体成员。
章程的修订
提出修改建议:
通常由董事会或相关委员会提出修改建议。
审议和表决:
修改建议需要提交给全体成员或代表大会审议和表决。
审批:
修改后的章程需要报请相关政府主管机关审批。
公布实施:
审批通过后,修改后的章程应正式公布并施行。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章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组织或社团的长期稳定运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