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刑事程序怎么走诉讼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立案阶段

案件来源:案件可以来源于公民、企业报案,公安部门发现,其他部门移送线索,或者嫌疑人自首等。

审查与立案: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予以立案。

侦查阶段

侦查措施: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等。

逮捕与延长:对于需要逮捕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可延长。

律师参与:犯罪嫌疑人在此阶段有权委托律师,律师可帮助了解案件情况,提供法律建议,保障合法权益。

审查起诉阶段

案件移送:侦查终结后,案件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

审查决定: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作出起诉、不起诉或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

审判阶段

起诉与开庭: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时,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决定开庭审判。

法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被告人有权进行辩护。

判决与上诉: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作出判决,被告人、自诉人等有权提出上诉。

执行阶段

判决执行: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由公安机关执行,包括监禁、罚金等刑罚的执行。

建议

及时报案:在发现犯罪行为后,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及时启动刑事诉讼程序。

聘请律师: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应尽早聘请律师,以便在法律程序中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和保护。

配合调查: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应如实回答讯问,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关注案件进展: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当事人及其家属应关注案件的进展,必要时可提出申诉或上诉。

通过以上流程,刑事诉讼程序得以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公正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