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拆迁程序怎么批准

拆迁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申请拆迁

拆迁人需持有国家批文及拆迁方案,向当地拆迁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

审批通过后,拆迁人领取拆迁许可证,这是确保拆迁行为合法性的关键步骤。

发出拆迁公告

拆迁许可证发放后,主管部门应通过公告或其他有效方式,公开拆迁人信息、拆迁范围、期限等关键信息。

征收拆迁决定程序

制定强拆计划,包含拆迁范围、用途、住户情况、房屋面积及补偿资金和产权置换房屋的情况。

发布暂停办理相关手续的通知,如暂停核发营业执照、土地使用权证,禁止房屋新建、扩建等。

对拆迁范围内的房屋、土地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没有登记的建筑进行认定和处理。

征收补偿程序

拟定、公告征收补偿方案,征求公众意见。

召开听证会,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补偿方案。

选择评估机构进行房屋评估,并出具分户评估报告。

签订征拆补偿协议,收回相关权属证书。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征拆方将作出征拆补偿决定,被征拆人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搬迁、拆除程序

在补偿协议签订后,征拆方和被征拆人按照裁决方案进行搬迁和拆除。

审批前程序

发布征地告知,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

进行现状调查及确认,调查结果须经被征收人确认。

组织征地听证,告知被征收人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组织、审核及上报征地材料。

审批中程序

征收土地需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核。

审批后程序

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办理补偿登记。

拟定和公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举行听证。

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实施征地、交付土地。

建议在拆迁过程中,确保所有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