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受伤后申请仲裁的程序如下:
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
撰写一份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说明受伤的情况、原因、要求赔偿的事项等,并签名或盖章。
将申请书提交至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
附上相关证据
随同申请书一并提交能够证实因工负伤的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件、工资袋或工资条、医疗记录、伤残等级鉴定书等。
如果无法提供上述证明文件,可以尝试寻求同事、引荐人或服务受众的帮助以确认劳动关系。
工伤认定
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部门申报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1年内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部门会进行工伤认定,并在治疗终结、伤情基本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在工伤认定后,由单位或受伤职工个人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
申请工伤待遇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向所在单位和工伤保险部门申请工伤待遇。如果单位不肯支付工伤待遇,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参与仲裁开庭
在仲裁开庭环节,积极参与并提交相关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合理主张工伤待遇。
仲裁裁决
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建议
及时行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都有一定的时限,建议尽快进行。
保留证据:尽可能保留所有与受伤和治疗相关的证据,以便在仲裁过程中使用。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可以咨询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以获得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