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盈利差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商誉减值:
商誉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代表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超出部分。2015年A股并购高潮导致商誉总额激增,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小创公司,尤其是创业板。商誉减值测试若发现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低于账面价值,需计提减值损失,这会直接减少企业净利润。
估值过高:
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初期往往估值过高,导致市盈率远高于主板。高市盈率在股价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每股收益(EPS)需要不断增长才能维持市盈率水平,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公司难以持续实现高增长,导致市盈率下降,盈利表现不佳。
新股发行制度:
创业板新股发行过程中存在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市净率和高超募现象,这些在一级市场就透支了公司股价的增长潜力。二级市场的炒作往往基于短期内的“选时”和“选势”,普通投资者容易被套牢。
市场情绪与投机行为:
在市场情绪亢奋时,投资者容易受到“新赛道”等概念的影响而盲目买入,形成泡沫。一旦市场情绪转变,股价下跌,投资者亏损成倍放大。
上市公司质量:
部分创业板公司为了上市,在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粉饰业绩、提高利润、降低负债等行为。上市后,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股价下跌,营业利润急剧下滑,出现“业绩变脸”现象。
监管与制度缺陷:
创业板在监管和制度上存在漏洞,如退市制度不完善,缺乏抑制“三高”的措施,导致一些公司即使业绩不佳也能勉强上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创业板盈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商誉减值、估值过高、新股发行制度、市场情绪与投机行为、上市公司质量以及监管与制度缺陷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创业板整体盈利表现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