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经商和创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与动机
下海经商:主体多为官员或拥有特定资源的人,他们受改革前景的吸引,利用自身能力和关系在特定领域如轻工业、外贸等进行商业活动。下海经商有时也带有一种悲壮的色彩,隐含着一种“要么淹死喂鱼,要么学会游泳”的决心。
创业:主体多为年轻人,尤其是没有太多资本的年轻人。创业更多是出于兴趣追求、自我实现以及对社会未来的预期,且门槛相对较低,失败率较高。创业隐含着一种开创万世基业的雄心壮志,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英雄气概。
社会环境
下海经商: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宏观背景是经济转型,国家面临严峻的经济挑战,需要民间资本和新的经济力量。下海经商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突破体制束缚、寻找新出路的途径。
创业:当今社会,创业受到政府的大力鼓励和支持,资本市场热钱流入,社会舆论对创业者极为偏帮和爱护。创业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许多人在最灿烂的年华选择创业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尊重。
风险与态度
下海经商:由于下海经商多是在经济转型期,风险较高,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下海经商者需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以克服人类贪婪的本性。
创业:虽然创业同样存在风险,但现代社会的创业环境相对更为友好,政府和资本市场都在支持创业。创业者更多是出于兴趣和自我实现,社会对创业者的态度也更为积极和鼓励。
词义色彩
下海经商:这个词性有时带有一些贬义,让人联想到当初有些迫于无奈的意味。
创业:这个词性则显得更为正面和高大上,人们通常对创业者持赞赏和支持的态度。
综上所述,下海经商和创业在主体、动机、社会环境、风险与态度以及词义色彩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下海经商更多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经济行为,而创业则是在现代社会中受到广泛鼓励和支持的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