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猪的免疫程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疫苗的类型、接种的先后次序、接种要求、猪群的年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和免疫途径等。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免疫程序制定指南:
种公猪和种母猪的免疫程序
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猪丹毒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猪喘气病疫苗,乙型脑炎弱毒苗,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妊娠母猪:产前40-42天和产前15-20天各注射一次仔猪下痢菌苗,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各注射一次红痢菌苗。
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日龄:
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
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蓝耳病弱毒苗。
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
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兰耳病疫苗。
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初产猪: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
头三年:每年3-4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
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产前45天:肌注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的因素
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避免母源抗体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猪场发病史:根据当地猪病疫情流行情况和猪场已发生过的疾病,确定疫苗的种类和免疫时机。
免疫途径:选择合适的免疫途径,如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喷雾吸入等。
疫苗的药效和保质期:选用效果好、质量可靠的疫苗,并严格按照疫苗的说明书进行使用。
猪特定日龄发生疾病的可能性:考虑猪在不同日龄阶段对特定疾病的易感性。
猪特定日龄对疫苗的免疫原性:确保疫苗在猪的特定日龄能够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
猪母源抗体的影响: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确保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疾病。
猪特定日龄接种疫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