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法院起诉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准备起诉材料
撰写起诉状,包含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
准备证据清单及证据材料,如合同、发票、聊天记录、录音录像等,以证明案件事实和诉讼请求的合理性。
提供原告的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律师,还需提供授权委托书。
确定管辖法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等法院管辖。
提交起诉材料
将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立案地点、递交材料、缴纳诉讼费。
法院审查
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在七天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材料不齐全,法院可能会要求补充资料。
缴纳诉讼费用
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费用。如有经济困难,可以申请减、缓、免交。
开庭审理
如果案件被受理,接下来会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双方当事人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出示证据。
一审判决
经过审理,法院会作出一审判决。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
二审程序
对于不服一审判决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程序的审理大体与一审相同,但审查范围和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执行
如果一方不履行生效判决,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建议在起诉前,详细阅读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起诉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专业的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