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政府采购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结合单位经费支出预算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科学合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按照厉行节约、合理编制的原则,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把支出关口,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同步申报。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全部纳入编制范围,做到应编尽编、应采尽采,防止无预算采购、超预算采购。
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并进行市场调查,同类项目历史成交情况、“货比三家”情况等,测算项目经费构成,提出本年度项目预算需求。
对于常年实施的项目,可依据上一期经费测算标准,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后,确定项目预算需求;对于一次性项目,要严格测算项目经费需求及构成明细。
梳理政府采购事项对应的采购品目和预算金额,汇总预算项目及涉及的采购预算,按规定向主管预算单位、财政部门申报。
公开采购意向
采购意向由预算单位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开。
部门预算批复前公开的采购意向,以部门预算“二上”内容为依据;部门预算批复后公开的采购意向,以部门预算为依据。预算执行中新增采购项目应当及时公开采购意向。
采购意向公开时间应当尽量提前,原则上不得晚于采购活动开始前30日公开采购意向。
因预算单位不可预见的原因急需开展的采购项目,可不公开采购意向。
确定采购需求
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需求,明确采购物品或服务的数量、质量、规格、价格等要求。
确定采购方式,如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
执行采购方式
根据确定的采购方式,组织采购活动,包括发布采购公告、编制采购文件、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等。
订立及履行采购合同
与中标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采购方按约定支付款项。
验收
对采购的物品或服务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
结算
根据验收结果和合同约定,办理结算手续,支付尾款。
档案管理
将采购过程中的所有文件和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以备查考。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公正、合法。同时,注意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