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模具出厂维修程序怎么写

模具出厂维修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问题发现与报告

现场生产时发现问题,将异常情况向当班班长或主任汇报说明。

初步判断

初步判断异常情况是模具问题、调试问题、机械问题还是人员操作问题。若是调试或人员操作问题,由技术负责人和主任、班长、现场高工重新调试、指导至OK状态。如是模具损坏问题,由生产填写《模具维修申请单》并注明图号、损坏原因及损坏部位,经主管签字后,通知相关技术负责人。

维修方案制定

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可汇集技术、生产、质检等相关部门进行维修方案讨论,制定任务单和完成时间到相关部门。

维修实施

模具组按任务单的要求对模具进行维修,需填写模具维修记录表。

维修效果确认

模具修改完成后,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确认维修效果。对产品尺寸有所影响的维修,检验部门需对更改部位尺寸进行测量和检验。

维修结案

模具维修试制成功后,技术负责人需对维修内容进行记录,并进行存档。及时更新相关的技术文件,包括三维型、二维图纸、工艺等。

记录与归档

维修完成后,将维修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模具维修记录表》中,并更新到《模具履历表》中。

审核与批准

《模具维修申请单》需经过相关部门会签后生效,并下达给模具主管。

监督与跟进

技术负责人需对维修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维修工作按计划进行,并在必要时进行试模验证。

报废处理

对于无法维修或精度差到不堪使用的模具,由生产单位提出并填写《报废申请单》,经协理核准后,移至报废模具架存放。

建议:

确保所有维修工作都有详细的记录和存档,以便于后续跟踪和参考。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维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