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伤残纠纷怎么走程序

处理伤残纠纷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提出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应包括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

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工伤职工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内容包括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

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劳动仲裁

双方协商不成时,工伤职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

仲裁过程中,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

法院诉讼

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理,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执行

一旦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生效,如果用人单位仍不履行赔偿义务,工伤职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建议在处理伤残纠纷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和帮助,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