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执行案件程序怎么走

执行案件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申请执行

申请人需向一审人民法院或同级的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并附上生效的法律文书副本、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法院审查

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主要查看手续是否完备、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是否合法正确、是否超过履行期限等。

立案

经审查符合执行条件的,法院会予以立案。

财产查控

立案后,法院会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全面查控,包括银行存款、网络银行账户、证券、股权、不动产、机动车辆、保险理财等。

财产处置

对于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法院会根据财产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例如通过司法拍卖进行变价。

执行通知

法院会在规定期限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其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财产,并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采取强制措施

如果被执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间内存在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财产等情形,人民法院会立即采取控制性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结案

执行完毕后,法院应当办理结案手续。

建议在申请执行前,尽量收集并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以便法院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财产查控和处置。同时,了解并遵循当地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确保执行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