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资助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获取贫困学生前期资料
通过当地爱心使者或民政局提供的名单,调查了解当地学校,取得贫困学生的资料。
组织爱心使者实地走访调查
在获取贫困学生前期资料后,组织爱心使者去贫困学生所在的学校和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查,核实资料的真实性。
走访时需观察家庭实际情况,了解贫困原因,如因病致贫、父母早亡、单亲家庭等,并了解学生的品德、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
企业审查走访资料
收集爱心使者走访的资料,并由贫困学生资料审核小组审核,确定符合资助要求的学生。
资助范围通常包括父母双亡或遗弃的孤儿、父母残疾的家庭孩子、生活困难的单亲家庭孩子等。
学生申请
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向所在中学团委提出书面申请,由中学团委认定后发给申请表,学校签出意见。
学生需填写《xx年度爱心温州.结对助学申请表》,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件和证明原件。
审核与公示
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学生进行初步审核,确定资助对象。
将资助对象名单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监督。
资助资金发放
公示结束后,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对公示无异议的资助对象进行审批。
学校财务部门根据审批结果,将资助资金划拨至学生个人账户。
学生领取资助资金时,需出示有效证件。
资助资金管理
资助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学校定期对资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
资助者报名与联系
资助者报名填写基本信息,爱助联络员联系资助者。
资助者挑选学生资料,确认资助对象,获得学生联系方式和汇款所需信息。
善款发放
资助者直接将善款汇给学校负责老师或学生本人,保证资金用到实处。
若资助者不方便直接汇款,爱助可以提供代汇服务。
建议:
在整个资助过程中,确保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资助资金发放不当。
加强与资助者的沟通,及时反馈资助进展和结果,增强资助过程的透明度。
定期对资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确保资金用于预定的用途,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