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创业网-为互联网创业者服务

怎么样走工伤程序

走工伤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及时就医并保留证据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尽快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并妥善保存诊断证明、病历等医疗材料。这些材料是后续认定工伤的重要依据。

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须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提交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

审核与受理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将予以受理;材料不完整的,会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

调查核实

根据需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及有关部门需配合调查。

作出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可依法向社保局申请相关工伤保险待遇。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伤残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因工死亡补助金及劳动能力鉴定费等。

法律途径

若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如遇赔偿纠纷,可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建议: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尽快就医并保留好所有相关医疗材料。

用人单位应按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免影响劳动者权益。

若用人单位不配合,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应及时向社保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在整个流程中,劳动者应积极配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调查核实工作。

若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